常州3D打印

常州3D打印

3D打印中侵权认定的复杂化: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版权侵权包括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并不是因为3D打印的出现才有了间接性的侵权,只是在3D打印中,间接侵权的主体又发生了变化。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紧密相连,直接侵权是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所有的版权并给权利人造成了财产性的或者其他损失的行为。对侵犯版权的行为进行评定,是有一套特殊的机制的:一是,有侵犯的事实;二是,行为具有违法性;三是,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者过失。合理的界定版权侵权,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版权人的权益,给与其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其他人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明确自己可以行为的范围,在不侵犯版权的情形下接触作品。


从上文论述中可以看出,3D打印中出现的直接侵权也很难判定。我国证明责任一般是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分配的,一般由原告证明有侵权行为,在版权法中也是如此,原告负责举证被告实施了某种侵权行为:首先,被告的作品或者产品和原告的作品是一致的或者是大部分都是一致的,而且被告不是独立完成作品的;然后,被告的这种行为已经对原告造成可以提起诉讼的程度的侵害。因为证明被告复制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所以分开两步进行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而且达到的效果并无二致。判案的法官也是根据这些来断定哪一方胜诉的。不过也不是必须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可能很多抄袭者计划缜密,无法察觉到他们接触过作品的任何的蛛丝马迹。可以从另一个条件入手提高相似度的要求,原告需要证明被告的创作与自己的相同或者类似。当然被告要是没有接触作品,就不需要后面的步骤,就可以判定没有侵权。普通的侵权行为判定存在难度,需要大量的专业性鉴定。


目前我国还没有3D打印侵权的相关案例发生,在分析某个3D打印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时,按照以往的证明方式,原告证明被告曾经看到过或者是以其他方式接触过原告享有版权的3D打印作品,而且被告所制作的这个事物和原告享有版权的作品是具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的。因为3D打印模型不更改打印出的形状是不会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是材质和颜色,所以证明一致性很简单。但是和很多版权侵权案件一样证明接触不太容易,因为进行3D打印一般是从网络上获取打印模型,而且一旦察觉版权人发现了自己的侵权行为可以很快地将复制的路径删除。所以行为很隐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鉴定。然后对于已经打印的物品的数量也很难计算,侵权人究竟对版权人造成多大的损害,这个损害是不是值得提起诉讼,原告也很难证明。


间接侵权也是版权侵权的一种,对于部分故意为他人不当使用作品提供便利,为复制者搭一座桥,让其可以轻松地接触到作品的行为构成间接侵权。间接侵权的行为在互联网技术产生后越来越多,3D打印中需要的很多模版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网络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很广,人们通过网络下载打印文档后可能进行储存,储存下来的模型,可能会被上传到其他网站上,而网站一般是不考察作品的来源的,他们并不会在前期大费周章去检测模型是否是复制或者非法所得。而且我们也不能期望网站有这样的行为,因为他没有能力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所以网站就成了推动侵权的的帮手。在3D打印中,存在的大多是间接侵权中的“帮助侵权”。公开性的3D模型网站一般不会追究模型作品的版权归属,大家可以将模型直接上传,而网站上的模型是有打印机的人通过注册购买等途径就很简单就可以得到,而且现在很多家用式的打印机的持有者是不会进行模型设计或者格式转换的,主要通过在模型网站上查找模型资源进行打印。所以作品一旦被他人上传那么版权就基本不存在了,上传人侵犯了版权人的利益,而网站为其提供一个传播的“场所”,3D打印机的生产商为很多盗版商家提供设备对于侵权人的行为更是推波助澜。3D打印设备厂商提供打印设备,没有义务去监视购买者在买了设备后怎样行为,有的人可能就会通过设备利用模型进行营利性的打印。设备厂商对此并不能说没有责任,因为就像普通的打印机的厂商,在版权人眼里他们生产的机器就是犯罪机器,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没有这种帮助打印是不可能完成的,很多普通日用品的设计平常的人也是不会去自己根据图纸制作的因为太耗人力物力,还不如去购买,有了3D打印机的帮助就不一样了,很轻松完成复制。所以打印厂商生产这种带有犯罪性质的机器就因该为此负起一定的责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设备会越做越完善,而它们的价格又会越来越低,人们每家每户都可以进行打印至于真实作品的版权归属无人问津。这些侵权人的数量过于庞大,版权人无法一一去向他们提起诉讼,追究他们的责任。但是权利人如果可以追究间接侵权人的责任,就是3D机器的生产厂家或者是非法提供模型的网站的责任,还能挽回一部分损失。而且追究这种间接的责任人,可以提前进行,不必要等到侵权行为后进行,因为间接的侵权人是可以在发生侵权行为前进行确定的,好比生产厂商,肯定不是生产完打印机后才变成生产的厂商。3D打印的复制速度很快,这也正是它发展的前景,掌握了模型就能很快地生产出大量的复制品,所以权利人如果在侵权人实施侵犯具体版权的行为后才能去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他们所失去的很难得到补偿,甚至是可能再也不能被弥补回来。因此,对于3D打印数字模型的版权除了要保护它不被直接侵权,更要加强保护措施,杜绝间接侵权,防患于未然,使其不至于被3D打印机的生产商或者是模型网站侵犯。

2019-11-13 10:28:46